文化遗产
文化遗产是指
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化遗产。广义上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指有形的文化遗产。
还包括时代相承的各种艺术活动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遗产、民俗、礼仪、习俗、生活方式等有关传统的或民族性格的无形的表现方式。
文化遗产的种类
文化遗产可分为依据文化遗产保护法或市·道文化遗产保护条例,受保护的“指定文化遗产”和虽然法律上没有指定但需要持续的保护与收藏的“非指定文化遗产”。
指定文化遗产的种类
各指定权者/各类型 | 有形文化遗产 | 民俗文化遗产 | 纪念物 | 无形文化遗产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国家指定文化遗产 | 国宝 | 宝物 | 重要民俗文化遗产 | 史迹 | 名胜 | 天然纪念物 | 重要无形文化遗产 |
市·道指定文化遗产 | 地方有形文化遗产 | 地方民俗文化遗产 | 地方纪念物 | 地方无形文化遗产 | |||
文化遗产资料 |
国家指定文化遗产
文化遗产厅厅长依据文化遗产保护法,通过文化遗产委员会的审议所制定的国宝·宝物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· 历史遗址·名胜·天然纪念物及重要民俗文化遗产等7个类型 。
国宝 | 相当于宝物的文化遗产中,在人类文化的角度考虑时,其价值珍贵稀奇罕见的 - 崇礼门、训民正音等 |
---|---|
宝物 | 建筑物·战迹·书籍7middot;古文书·绘画·雕刻·工艺品·考古资料·武具等有形的文化遗产中,尤为重要的 - 首尔兴仁之门、大东舆地图等 |
史迹 | 遗址·祭祀·信仰·政治·国防·产业·交通·土木·教育·社会工作·坟墓·石碑等纪念物中尤为重要的 - 水原华城、庆州鲍石亭址等 |
名胜 | 纪念物中,作为历史遗址景胜尤为重要的 - 溟州青鹤洞小金刚、百岛下百岛一圆等 |
天然纪念物 | 动物(包括栖息地繁殖地迁徒地)、植物(包括生境)、地质矿物等纪念物种中尤为重要的 - 达城侧柏树林、黄嘴白鹭等 |
重要无形文化遗产 | 指话剧·音乐·舞蹈·工艺技术等无形文化遗产,从历史、艺术或科学角度考虑,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,并在无形文化遗产中尤为重要的 - 宗庙祭礼乐、 扬州别山台游戏等 |
重要民俗文化遗产 | 指衣食住·生产·生业·交通·运输·通信·贸易·社会生活·信仰·民俗·综艺·艺术游戏中尤为重要的 - 德温公主唐衣、安东河回村等 |
市·道指定文化遗产
指特别市市场·广域市市场·道知事(以下称“市·道知事”)依据地方自治团体(市·道)的条例指定的非国家指定文化遗产中,认为具有收藏价值的文化遗产。分为有形文化遗产、无形文化遗产、纪念物、民俗文化遗产等4个类型。
有形文化遗产 | 指建筑物•战迹•书籍•古文书•绘画•雕刻•工艺品等有形的文化遗产,从历史、艺术角度考虑,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化遗产及相关资料。 |
---|---|
无形文化遗产 | 指话剧、音乐、舞蹈、工艺技术等无形的文化遗产,从历史、艺术或科学角度考虑,具有较高价值的。 |
纪念物 | 指具有较高历史,学术价值的贝冢、古坟、城址、宫址、窑址、遗物包含层等的史迹; 具有较高艺术,观赏价值的景胜, 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动物( 包括栖息地繁殖地迁徒地 )、植物( 包括生境 )矿物、洞穴等名胜。 |
民俗文化遗产 | 通过衣食住•生业•信仰•节庆等风俗•习惯和与之相关的服装•器具•房屋等,可以了解百姓生活发展的必不可缺的文化遗产。 |
文化遗产资料
指虽然未被指定为市•道文化遗产,但在乡土文化保存的角度考虑,市道知事认为有保存价值而指定的文化遗产。
登录文化遗产
指非指定文化遗产的文物中,自建设•制造•形成计算,经过50年以上的文物符合下列任一项并认为有保存、活用价值的,文化遗产厅厅长依据文化遗产保护法第5章53条,通过文化遗产委员会的审议后登录的文化遗产。(但需要采取紧急保护措施的文物也可以登录至登录文化遗产名录中。)
- 南大门路韩国电力办公楼(登录第1号),铁原劳动党社(登录第22号),京义线长湍站蒸汽机车(登录第78号), 白凡金九血衣一切(登录第439号)等。
近代文化遗产 的概念与范围 |
历史、文化、艺术、社会、经济、宗教、生活等各领域中,有纪念价值或象征价值的。 |
---|---|
成为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其价值广为人知的。 | |
技术发展或艺术思潮等反映当代或对了解当代有重要价值的。 |
非指定文化遗产
指依据文化遗产保护法或市•道的条例,未被指定为文化遗产的文物中具有保存价值的。
普通动产文化遗产 (文化遗产保护法第60条) |
指适用禁止国外输出或带出规定的未被指定文化遗产中,属于动产的文化遗产。如典籍•书籍•刻板•绘画•雕刻•工艺品•考古资料及民俗文化遗产等,在历史、艺术的角度看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化遗产。 |
---|---|
埋葬文化遗产 (有关埋葬文化遗产保护及调查的相关法律第2条) |
- 指土地、水中埋葬或分布的有形文化遗产 - 被建筑物等包藏的有形文化遗产 - 地表•地中•水中(海•湖•河川) 里生成ㆍ堆积的天然洞窟化石,以及其他以总统令所指定的在地质学角度考虑具有较大价值的。 |
釜山广域市所在指定文化遗产目录
总计 | 国家指定文化遗产 | 市指定文化遗产 | 备注 | 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小计 | 宝物 | 史迹 | 天然 纪念物 |
无形 文化遗产 |
重要 民俗 文化遗产 |
登录 文化遗产 |
小计 | 有形 文化遗产 |
无形 文化遗产 |
纪念物 | 民俗 文化遗产 |
文化遗产 资料 |
||
93 | 16 | 10 | 1 | 1 | 1 | 1 | 2 | 77 | 47 | 1 | 3 | 1 | 25 |
国家指定文化遗产
宝物 - 10
序列号 | 文化遗产名称 | 指定号码 | 指定日 | 时代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釜山梵鱼寺 三层石塔 | 第250号 | 63.01.21 | 统一新罗 | 梵鱼寺路250 梵鱼寺 |
2 | 三国遗事 卷四~五 | 第419-3号 | 02.10.19 | 朝鲜前期 | |
3 | 釜山梵鱼寺 大雄殿 | 第434号 | 66.02.28 | 朝鲜时代 | |
4 | 注梵钢经 | 第894-2号 | 07.09.18 | 高丽末期 | |
5 | 佛祖三经 | 第1224-2号 | 07.09.18 | 高丽末期 | |
6 | 釜山梵鱼寺 曹溪门 | 第1461号 | 06.02.07 | 17世纪 | |
7 | 金藏要集经 卷一~二 | 第1525号 | 07.09.18 | 高丽末~朝鲜前期 | |
8 | 釜山梵鱼寺木造释迦如来三尊坐像 | 第1526号 | 07.09.18 | 1661年 | |
9 | 牧场地图 | 第1595-2号 | 08.12.22 | 1678年 | 釜山大学路62号道2 釜山大学图书馆 |
10 | 釜山国清寺 青铜金鼓 | 第1733号 | 11.12.23 | 1666年 | 北门路42(梵鱼寺圣宝博物馆委托保管) |
史迹-1
文化遗产名称 | 指定号码 | 指定日 | 时代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釜山 金井山城 | 第215号 | 71.02.09 | 朝鲜后期 | 金城洞一带 |
天然纪念物-1
文化遗产名称 | 指定号码 | 指定日 | 时代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釜山梵鱼寺 藤树群落 | 第176号 | 66.01.13 | 约120年 | 梵鱼寺路250 梵鱼寺 |
重要无形文化遗产-1
文化遗产名称 | 指定号码 | 指定日 | 时代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刺绣匠 | 第80号 | 96.12.10 | 刺 绣 | 金井区中央大路1793号道50 |
重要民俗文化遗产 - 1
文化遗产名称 | 指定号码 | 指定日 | 时代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義王 遠遊冠 | 第274号 | 13.06.14 | 1900年 | 五伦大路106-1 五伦台韩国殉教者博物馆 |
登录文化遗产 - 2
文化遗产名称 | 指定号码 | 指定日 | 时代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釜山大学旧本馆 | 第641号 | 14.10.30 | 1959年 | 釜山大学路63号道2 釜山大学 |
釜山大学彩虹门及旧门卫室 | 第642号 | 14.10.30 | 1957年 | 釜山大学63号道2 釜山大学 |
釜山广域市指定文化遗产
有形文化遗产-47
序列号 | 文化遗产名称 | 指定号码 | 指定日 | 时代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五层石塔 | 第9号 | 72.06.26 | 新罗末~高丽初 | 釜山大学路63号道2 釜山大学博物馆 |
2 | 元晓庵 东侧三层石塔 | 第11号 | 72.06.26 | 新罗末~高丽初 | 梵鱼寺路256 元晓庵 |
3 | 元晓庵 西侧三层石塔 | 第12号 | 72.06.26 | 新罗末~高丽初 | |
4 | 梵鱼寺 撞杆支柱 | 第15号 | 72.06.26 | 统一新罗 | 梵鱼寺路256 梵鱼寺 |
5 | 梵鱼寺 石灯 | 第16号 | 72.06.26 | 统一新罗 | |
6 | 李安讷 青龙严诗 木板 | 第25号 | 99.09.03 | 朝鲜时代 | |
7 | 千手册版 | 第26号 | 99.09.03 | 1676年 | |
8 | 鱼山集 册版 | 第27号 | 99.09.03 | 1700年 | |
9 | 梵鱼寺记•梵鱼寺创建事迹•梵鱼寺古迹板 | 第28号 | 99.09.03 | 朝鲜时代 | |
10 | 禅门撮要 册版 | 第29号 | 99.09.03 | 1908年 | |
11 | 劝往文 册版 | 第30号 | 99.09.03 | 1908年 | |
12 | 太颠和尚注心经 | 第32号 | 99.11.19 | 1411年 | |
13 | 函虚语录 | 第33号 | 99.11.19 | 1440年 | |
14 | 指空直指 | 第34号 | 99.11.19 | 1475年 | |
15 | 禅宗永嘉集 | 第35号 | 99.11.19 | 1542年 | |
16 | 佛说大报父母恩重经 | 第36号 | 99.11.19 | 1562年 | |
17 |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| 第37号 | 99.11.19 | 1569年 | |
18 |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变相 | 第38号 | 99.11.19 | 1570年 | |
19 | 佛祖历代通载 | 第39号 | 99.11.19 | 1576年 | |
20 | 蒙山和尚法语略录 | 第40号 | 99.11.19 | 1579年 | |
21 | 梵鱼寺 妙法莲华经 | 第41号 | 99.11.19 | 朝鲜时代 | |
22 | 梵鱼寺 四天王图 | 第51号 | 03.09.16 | 1869年 | |
23 | 梵鱼寺 帝释神众图 | 第52号 | 03.09.16 | 1817年 | |
24 | 梵鱼寺 观音殿 白衣观音菩萨图 | 第53号 | 03.09.16 | 1882年 | |
25 | 梵鱼寺 义湘大师影帧 | 第55号 | 03.09.16 | 1767年 | |
26 | 梵鱼寺 捌相独圣罗汉殿 | 第63号 | 06.07.03 | 1906年重建 | |
27 | 梵鱼寺大雄殿释迦灵山会上图 | 第67号 | 06.11.25 | 1882年 | |
28 | 梵鱼寺 大雄殿 三藏菩萨图 | 第68号 | 06.11.25 | 1882年 | |
29 | 梵鱼寺 大雄殿 帝释神众图 | 第69号 | 06.11.25 | 1882年 | |
30 | 梵鱼寺观音殿木造观音菩萨坐像 | 第70号 | 06.11.25 | 1722年 | |
31 | 梵鱼寺 毘卢殿木造毘卢遮那尊佛坐像 | 第71号 | 06.11.25 | 17~18世纪 | |
32 | 梵鱼寺 弥勒殿 木造如来坐像 | 第72号 | 06.11.25 | 17~18世纪 | |
33 | 梵鱼寺 石造莲花台座下台石 | 第73号 | 06.11.25 | 统一新罗末-高丽初 | |
34 |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口罗尼经 | 第76号 | 07.09.07 | 16世纪 | 中央大路2104 金井中学 |
35 |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| 第80号 | 07.09.07 | 1415年 | 梵鱼寺路250 梵鱼寺 |
36 | 菩提达摩四行论 | 第81号 | 07.09.07 | 14世纪 | |
37 | 禅门拈颂集 | 第82号 | 07.09.07 | 14世纪 | |
38 | 梵鱼寺 铜钟 | 第90号 | 08.09.11 | 1728年 | |
39 | 梵鱼寺 元晓庵 木造观音菩萨坐像 | 第96号 | 08.12.16 | 18世纪 | 梵鱼寺路256 元晓庵 |
40 | 金井禅院 妙法莲华经 | 第130号 | 13.10.23 | 1477年 | 金井路271 金井禅院 |
41 | 马兴牧妻新反陈氏志石 | 第136号 | 14.01.22 | 1467年 | 釜山大学路63号道2 釜山大学博物馆 |
42 | 梵鱼寺 狮子庵 石造菩萨坐像 | 第139号 | 14.03.19 | 1904年 | 金井区上麻1道26 狮子庵 |
43 | 梵鱼寺 元晓庵 阿弥陀三尊图 | 第141号 | 14.05.21 | 梵鱼寺路250 梵鱼寺 | |
44 | 阿弥陀来迎图 | 第142号 | 14.05.21 | 釜山大学路63号道2 釜山大学博物馆 | |
45 | 七星图 | 第143号 | 14.05.21 | 釜山大学路63号道2 釜山大学博物馆 | |
46 | 木造阿弥陀如来坐像 | 第144号 | 14.05.21 | 釜山大学路63号道2 釜山大学 | |
47 | 金童十一面观音菩萨坐像 | 第154号 | 15.3.18. | 12、13~14世纪左右 | 釜山大学路63号道2 釜山大学博物馆 |
重要无形文化遗产-1
文化遗产名 | 指定号码 | 指定日 | 时代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篆刻匠 | 第5号 | 14.12.24 | 传统篆刻制作 | 金井区金井路591 Hanareum公寓1001号 |
纪念物-3
文化遗产名 | 指定号码 | 指定日 | 时代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金井山城复设碑 | 第15号 | 72.06.26 | 1808年 | 金井区金刚路217 |
老圃洞古坟群 | 第42号 | 96.05.25 | 三国时代 | 金井区老圃洞141-1番地 |
金井山金井 | 第62号 | 13.09.25 | 金井区青龙洞 山2-1 |
民俗文化遗产-1
文化遗产名称 | 指定号码 | 指定日 | 时代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皇室祝愿庄严绣 | 第1号 | 99.09.03 | 韩 末 | 金井区梵鱼寺路250 梵鱼寺 |
釜山广域市文化遗产资料 - 24
序列号 | 文化遗产名称 | 指定号码 | 指定日 | 时代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梵鱼寺 青铜银入丝香碗 | 第3号 | 99.09.03 | 1651年 | 梵鱼寺路250 梵鱼寺 |
2 | 梵鱼寺 鍮制大钵 | 第4号 | 99.09.03 | 1825年 | |
3 | 梵鱼寺 大雄殿 靑铜金鼓 | 第5号 | 99.09.03 | 1862年 | |
4 | 梵鱼寺 禅房 祝圣牌 | 第6号 | 99.09.03 | 韩末 | |
5 | 梵鱼寺 阿弥陀极乐会上图 | 第10号 | 03.09.16 | 1860年 | |
6 | 梵鱼寺 清风堂 阿弥陀极乐会上图 | 第11号 | 03.09.16 | 1860年 | |
7 | 梵鱼寺 释迦二十六菩萨图 | 第12号 | 03.09.16 | 1887年 | |
8 | 梵鱼寺 毗卢遮那佛会图 | 第13号 | 03.09.16 | 18~19世纪 | |
9 | 梵鱼寺 七星图 | 第14号 | 03.09.16 | 1891年 | |
10 | 梵鱼寺 木造十方三宝慈尊牌 | 第21号 | 03.09.16 | 朝鲜后期 | |
11 | 梵鱼寺 木造释迦如来位牌 | 第22号 | 03.09.16 | 朝鲜后期 | |
12 | 梵鱼寺 木造唵么抳钵铭吽疏筒 | 第23号 | 03.09.16 | 朝鲜后期 | |
13 | 梵鱼寺 木制鱼皮印筒 | 第24号 | 03.09.16 | 朝鲜后期 | |
14 | 梵鱼寺 辇 | 第25号 | 03.09.16 | 朝鲜后期 | |
15 | 梵鱼寺 铜钹 | 第26号 | 03.09.16 | 朝鲜后期 | |
16 | 金井镇 官衙址 | 第36号 | 06.07.03 | 朝鲜后期 | 金城洞280番地一带 |
17 | 国清寺 金井山城僧将印 | 第44号 | 08.09.11 | 朝鲜后期 | 北门路42 国清寺(梵鱼寺圣宝博物馆委托保管) |
18 | 梵鱼寺 刺绣寿福文屏风 | 第45号 | 08.09.11 | 朝鲜末期 | 梵鱼寺路250 梵鱼寺 |
19 | 梵鱼寺 内院庵 石造菩萨坐像 | 第48号 | 08.12.16 | 朝鲜后期(19世纪) | 梵鱼寺路248 内院庵 |
20 | 石造如来坐像 | 第52号 | 10.05.24 | 1892年 | 中央大路2104 金井中学 |
21 | 梵鱼寺 高丽三层石塔 | 第57号 | 11.03.26 | 高丽初期 | 梵鱼寺路250 梵鱼寺 |
22 | 三钢行实图 | 第71号 | 13.10.23 | 17~18世纪 | 釜山大学路63号道2 釜山大学图书馆 |
23 | 巨济先生案 | 第81号 | 14.11.26 | 16世纪~19世纪 | 釜山大学路63号道2 釜山大学图书馆 |
24 | 韩中日关系史料抄 | 第82号 | 15.3.18. |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| 釜山大学路63号道2 釜山大学图书馆 |
乡土文化遗产
指定号码 | 名称 | 所在地 | 时代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金井 | 青龙洞 | - | |
2 | 海月寺庙址 | 金城洞 | 朝鲜 | |
3 | 鸡鸣峰 烽火台 | 青龙洞 | 朝鲜 | |
4 | 调井堰碑 | 杜邱洞 | 朝鲜 | |
5 | 黄山吏房崔延寿爱恤卒碑 | 仙洞 | 朝鲜 | |
6 | 府使闷永勋公去思碑 | 釜谷洞 | 朝鲜 | |
7 | 别将金時道永世不忘碑 | 金城洞 | 朝鲜 | |
8 | 绣衣相国李公万稙永世不忘碑 | 仙洞 | 朝鲜 | |
9 | 京居嘉善大夫梁公有夏貽惠不忘碑 | 青龙洞 | 统一新罗 |
相 片 | 所在地 | 名 称 | 时 代 | 说 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青龙洞 山2-1 |
金井山 金井 |
- | 金井山名字的由来可从《 东国与地胜览23卷东莱县山川條 》 记载中得知。 “ 传说中,山脊处有一块石头常年积着水形成一口石井,天上的金鱼经常乘五彩祥云下凡在此嬉耍,因而此山得名金井山,此石得名金井石” |
![]() |
金城洞 22-2 |
海月寺址 | 朝鲜 | 海月寺原由100多名(梵鱼寺76名,国清寺18名,云水寺8名共计102名)共守金井山城内城(北门~西门)的僧营寺庙,釜山学生教育院一带曾经是海月寺所在地。海月寺关闭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是“臭虫庙址”,如今这里只剩庙址。 |
![]() |
青龙洞 山2-1 |
鸡鸣峰 烽火台 |
朝鲜 | 海拔642m的鸡鸣峰山顶东西南北视野开阔,南测可以正面看到荒岭山,北侧和测漆山近在咫尺,非常鲜明。 推测在古代应该是一个石砌的小城堡,而如今可以看到估计是用来烧火用的,用少许石头砌成的圆圈。 |
![]() |
杜邱洞 1117 |
调井堰碑 | 1827年 | 据记载,杜邱洞的调井堰石田坪原来是块石头地, 文应彬,宋颐后等人将此地开拓成了沼泽地,周边的地也受之影响变成了沃土。为了永记他们的功劳,在1887年在杜邱洞莲花地旁边立了一块纪念碑。 是一个证明沼泽地之来历的珍贵的纪念碑。 |
![]() |
仙洞 900-3 |
黄山吏房 崔延寿 爱恤卒碑 |
朝鲜 | 为了纪念在吏房崔延寿在休山驿和苏山驿当差时,其爱惜、照顾属下的高尚品德而立的颂德碑。 |
![]() |
釜谷洞 255-8 |
东莱府使 闷永勋 公可思碑 |
朝鲜 | 此碑是为了称颂在朝鲜宪宗4年(1838年),东莱梁山地区陷入极度极度饥荒时, 抚恤贫民百姓的东莱府使闷永勋之功德而立的碑。 如今釜谷洞小公园内的新碑旁迁移过来的旧碑并肩而立。 |
![]() |
金城洞23-2 |
别将金時道 永世不忘碑 |
朝鲜 | 为了将金时道土地免脫与免掉田畓結稅的内容以明文规定,同时称颂其功德,在1907年部落民在碑石谷官衙入口处立的永世不忘碑。 |
![]() |
仙洞900-3 |
绣衣相 李公万稙 国永世不忘碑 |
朝鲜 | 为了永记暗行御史李万稙到苏山驿组成福祉基金的恩惠而立的碑。 |
![]() |
老圃洞 1102-1 |
梁有夏 貽惠不忘碑 |
朝鲜 | 为了永记梁有夏高尚的品德及其在大凶年(1731~33年)时发粮救济百姓、举行招魂祭祀等功德,在1735年东莱-梁山百姓一起在地境山梁处立的不忘碑。 |